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二-三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如果她能选择或向往她死的方式,那死亡就是她选择或向往的。

-----正文-----

2

办苏冉的死亡证明的期间我破解了她的手机密码。在弗洛伊德的理论里,本我是由力比多驱动的,情欲的,自恋的。自恋是自我从客体世界的抽离,是在意识到人我之别以前就存在的不断地建构自我的源动力。苏冉是自恋的,临水自照的人的密码最好猜,因为所有的事物里都有她们的主体的投射。

她手机里的应用很少,甚至都没有分组。Mail、Uber、Google Maps等功能性软件被放在一页,Tinder、热拉、微信、Facebook等社交软件在另一页。我用她的Facebook发了讣告,写得情真意切,辞藻华美,见者无不潸然泪下,又特意在杜克本科和哥大新闻学院的微信群里向中国同窗们再通知了一次她的死讯。

几百条消息提醒瞬间弹了出来,可见苏冉的为人处世之道随着年龄渐长渐有长进,故此人缘还算不错。她的那群早已散伙各自奔赴远大前程的同学们纷纷致以或礼节性或真挚的悼念,对她因潜水这微不足道的业余爱好而罹难之事惋惜不已,还有人问我她的后事安排。我表示叶落归根,旅人归,如水归流川。他们会意,提议在上海办追悼会,让已回国的旧友送她最后一程。

人类的悲欢各不相通,只嫌他人吵闹,而缘分从来浅薄,悼词说得再天花乱坠也掩盖不了陌生和隔阂。他们只记得苏冉理想主义、离经叛道,不畏强权、砥砺前行,却无从得见她的迷惘和烙印在血脉里的,由广博的知识量和不停息的思考而带来的无可排解的孤独。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作为调查记者她曾亲眼目睹无数的苦难,在缅甸掸邦的军队的炮火下平民的悲哀,在中东绞肉机里被摆布的难民的悲哀,在刚果的矿井里被资本奴役的劳工的悲哀。人类的存在给她带来的如此沉重的孤独和困苦,除了在远离人迹,甚至远离陆地的深海之中,又有何处可以遣怀。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lengleng.cc

(>人<;)